欢迎来到白银市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
您的位置: 首页 >非遗传承>民间舞蹈>生活习俗舞蹈>详细内容

会宁太平鼓

作者:白银市博物馆 来源:白银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7-12-06 16:50:33 点击数: 【字体:
太平鼓亦称腊鼓,中国民间岁时娱乐习俗。唐时已有,本为乐舞,后用为腊鼓。宋代称为打断。民间改名太平鼓,于新年花会、社火中演出,以祈太平,故名。
太平鼓历史悠久,每年正月里打太平鼓。据历史文献记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传说明朝初年,大将徐达攻打兰州,久攻不克,徐达就命令部队将鼓端改为长形鼓,把武器藏在里面,装扮成社火队混进城里,里应外合,才破了城池。为了缅怀英雄壮士们的业绩,祈求太平,人们就制作长鼓,迎春舞鼓,后来就称其为“太平鼓”。
太平鼓是一种粗壮的长形鼓,其形为桶状,制作亦有讲究。鼓帮用大块的薄木板放在加热的钢管外部弯曲成型,鼓芯装上两根相交叉的拉簧,打击时,拉簧的振颤使鼓音更加雄厚动听。蒙鼓是用浸透的牛皮,鼓面上放一个瓷碗,牛皮风干后,鼓面正好拉平。鼓帮外表涂上红色或黑色的油漆,用泥金饰以啸虎吼狮的图案。能工巧匠的精心制作,使太平鼓独具粗犷、雄浑的风格。用于极大鼓的,不是常用的一般鼓槌,而是很柔韧的鼓鞭,鼓鞭长1米左右。
会宁太平鼓的表演套路有走路鼓、红拳架子等。打法有鸳鸯戏水、凤凰点头,由于打法不同,自然要求身法不同。最为精彩的要数鹞子翻身,鼓手三指顶鼓,举起旋转,悠过头顶,翻腾掷出,得心应手。充分显示了大西北的雄浑、豪放的风格。表演阵法时,周围十面大旗烘托,中间指挥,又配有锣钹击打节奏,鼓手们便把绝技融入阵法的变化。

 

分享到:
太平鼓 民间 制作 舞蹈 习俗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233号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