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白银市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
您的位置: 首页 >非遗传承>民间文学>传说>详细内容

白银区剪金山的传说

作者:白银市博物馆 来源:白银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7-12-08 10:07:43 点击数: 【字体:
在四龙镇北部有一座宏大巍峨的剪金山,据先人传言,它的原名叫百花山,百花山因何改名为剪金山呢?说起来还有一个仙女和凡夫喜结良缘的美丽传说哩。
很久以前,百花山上四季苍松翠柏,林木繁盛,流水淙淙,云雾缭绕。每到春暖花开,百花争艳,彩蝶纷飞,到处莺歌燕舞,是一处人间仙境。
山青水秀,有仙更灵。据说,百花山的山神非常灵验,人们便在山上修了庙宇,求神问吉。当时有一个秀才,姓崔名文瑞,会州崔家庄人氏,因家境贫寒,便来百花山焚香敬神,靠打柴度日,奉养老母。闲瑕之时,便吟诗作画,给艰难的生活带来些乐趣。
其时正值王母娘娘的四女儿四仙姑不堪忍受天庭的寂寞,私自下凡,来到百花山赏月游玩,自由自在,不愿再回天宫。对崔文瑞的一举一动,四仙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深深倾慕他的英俊,勤奋与善良,顿生爱慕之心。一日,文瑞上山砍柴,四仙姑便化身落难女子,有意与文瑞相遇,哭诉其家破人亡的不幸遭遇,使文瑞深感同情,便将女子领回家中,二人谈心会志,作画赋诗,互帮互敬,久而久之,相爱日深,便择定吉日完纳秦晋之好。二人男耕女织,一家人和和乐乐,生活幸福无比,当地也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后来,值勤天将发现四仙姑私自下凡,禀报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怒,便暗令手下天神捣鬼,使剪金山一带大旱三年,收成可怜,饿死不少百姓。山上林木枯死,山也变成了和尚头。连文瑞家也揭不开锅了。文瑞便向当地一家富户王员外借粮。这王员外平素看似仁义,其时心地歹毒,他根本不想把粮食借给文瑞这样的穷人,反生邪念,欲将美丽的四仙姑占为己有。四仙姑得知怒火顿起,便化身王员外义女前往,才借得一斗粮食,救济乡亲。说来奇怪,员外家的粮仓从此一扫而空。王员外买通州令,以偷粮为名,将文瑞抓捕关进牢狱。次日,狂风四起,天日无光,值勤天将又来摧促四仙姑返回天宫,四仙姑知道若不顺应母意,文瑞定遭不测。于是驾云火烧了监牢,救出丈夫文瑞,然后遽返天庭。当文瑞返家只见老母,不见了四仙姑,老母涕泪交加,文瑞四顾,只见桌上留下一纸字条,上写:
 
妾本天宫女,痛憾缘无终。
母唤声声急,洒泪道珍重。
 
文瑞看罢,方知爱妻乃四仙姑下凡,出门急追,无奈天宫高远,文瑞一介凡夫,只有一遍又一遍呼唤。此时人去屋空,只觉天旋地转,悲凄无比。他连滚带爬来到百花山最高处,仰望苍芎,拜了又拜,哭了又哭……。
会州知府将监狱失火,人犯文瑞逃走之事上告圣上,时宋仁宗在位,差包拯查办此事,包大人明察秋毫,发现文瑞文武双全,有将相之才,便奏明圣上封为将军,后人为纪念文瑞,在百花山上修得将军庙一座。
四仙姑下凡,借粮救灾的故事广为流传,人们崇拜仙姑,尊为圣母。宋天圣元年,上至官宦,下至百姓,人们捐集钱物,大兴土木,重建山场,兴修四圣母庙宇。相传,当时大量木料砖石运抵山下,因山势竣峭,无法将建庙材料运上山顶,正在踌躇之际,忽然在一夜之间,人们惊奇地发现,各种物料整齐地堆码在山上了,人们又见各家的牛马浑身汗水淋漓,在山脚下饮水吃草。原来皆因四圣母所施神力相助。暗中驱驶牛马驮料上山,从此百花山因四圣母显灵而名扬天下。
又传,四圣母有一把神剪,能逢凶化吉,置于百花山镇山,岁月流逝,地壳变迁,百花山留得剪刀形山体,人们又将百花山改称“剪金山”,沿用至今。

 

分享到:
百花 仙姑 文瑞 金山 人们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233号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