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出现和流行的学术名词,是指民众在生活文化和生活世界里传承、传播、共享的口头传统和语辞艺术。从文类上来说,包括神话﹑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叙事、民间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曲艺等。
民间文学在口头性、传承性、集体性、变异性四个方面较为特殊。其文类包括神话、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叙事诗、民间小戏、说唱、谚语、谜语、曲艺、仪式诵辞。当然民间文学也包括书面文献、经卷、宝卷、唱本、戏文;图案造型艺术;音乐舞蹈;岁时节日;电子媒介与互联网等媒介载体。
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学问--有些学者说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事象。这种文学或文化﹐是国家﹑民族中广大物质财富生产者所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它不但有自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也有它独特的表演过程和传播的方式。它无疑是民族文学或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自然要成为民族文艺学及文艺史探讨和叙述的对象﹐特别像我们这样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更应该是如此。
靖远民间文学种类较多,分布广泛,每个乡镇都有流传。故事传说主要以当地地名的传说和因果报应类型为主,谜语、谚语主要和当地农业生产生活相关,对研究会宁地方史志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根据口述记录和搜集文本,大多数民间文学保存较好,资料较详尽。
靖远民间文学中的神话传说主要有:地达包子名百里、張城堡替代西宁城、连五坊分居新添堡、桃花山三朝修公路、郭子仪草桥关受阻、妖龙变为李家塬、谎言诞语说大窑、放牧场花牛湾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