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白银市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
您的位置: 首页 >非遗传承>民间信仰>庙会>详细内容

会宁铁木山庙会

作者:白银市博物馆 来源:白银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7-12-06 16:57:31 点击数: 【字体:
铁木山位于会宁县城西北70公里的头寨子镇香林村与汉家岔乡交界处,海拔2404米,是县内最高山峰。铁木山,又名香林山、石虎寺,景色迷人,交通方便,309国道沿山而过,有“旱塬秀峰”之美誉。宋代时称铁毛山,后讹称为铁木山。
山寺初建于元·大德四年(1300年)。明洪武、嘉靖、万历诸朝累次增修。清代重修虽不一而止,然所成多毁于同治回乱。光绪年间,有阎姓道士自通渭而来,主持此山,协同会首,艰难起复。他励志勤劳,一心一意,积极宣传,亲手修设,在半山腰修起面北而立的大红山门。山门东西侧是两座对称的灵官庙,进入中院便是雄伟壮丽的大殿。院中松柏苍翠,清香四溢;左右为东朝楼、西朝楼,亦即文昌宫、关帝庙;南面为老君洞,洞深数丈,内有壁画,炼丹炉中香蜡悬光结彩,又是一番世界;出老君洞向东山登去,有子孙宫、白云阁、魁星阁,最高处则为玉皇阁,最低处乃是山神庙、土地祠。从大殿出山门向西坡走去,则有十王殿等多处高大庙宇。这些佛殿楼阁都装饰得五光十色,各呈异彩,塑像栩栩如生,壁画淋漓尽致,再加上匾联书法的雄劲峭拔,行文立意的传神壮威,石碑篆刻的铁画银钩,钟鼎炉磬的精巧别致,莫不使人为这些文人学士的渊博知识、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赞叹不已!阎道士功高山务,后以百有八岁趺坐仙游,可谓终得善果。延及民国,嗣续扩修,规模更大,盛极一时。
“文革”时期,栋宇毁颓,法像破来,人员赶跑。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群众,自发重建了被毁于“大跃进”和“文革”中的庙堂门楼。四方善士,见闻随喜,争先响应。经过二十多年的修建,原有二十四座建筑,如数光复。寺中山门、献殿、大殿之部分构件及老君洞、白云洞、三霄殿之砖刻嵌墙,皆系前朝旧物。三官殿前的明代影壁,磨砖浮雕“琴高乘鲤”图,写形传神,刀法精工,堪称山中瑰宝。铁木山石虎寺于1988年7月1日被会宁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亲题山名门额“铁木山”。
铁木山庙会在农历六月十九,庙会期间县内及周边诸县乡民来此朝山拜佛,亦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铁木山则有石虎寺,老君洞、白云洞、三霄殿等古代建筑。凡人多处必有商家小贩存其间,庙会亦然,庙会期间,锅碗瓢盆,衣帽鞋袜,儿童玩具等,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凡庙会必有演出活动,庙会期间吼大戏,唱秦腔是必然节目,唯歌舞之类因其神灵不悦,故排斥焉。
上山逛庙会者其目的不一,烧香的,看戏的,谈情的,说爱的,做生意的,凑热闹的,大约凑热闹者为多 上得山来,找一个僻静之处,看男女老少,听南腔北调,与乡民聊天,同小贩谝传,既是情致,亦为乐趣也。

 

分享到:
庙会 铁木山 山门 老君 会宁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233号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