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白银市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
您的位置: 首页 >非遗传承>戏曲>傀儡戏曲剧种>详细内容

平川区皮影戏

作者:白银市博物馆 来源:白银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7-12-01 09:09:01 点击数: 【字体: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地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幕布,观看一种平面人偶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而皮影戏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场面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平川区皮影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流程较长,有“大线子”、“小线子”两种,分为“头梢”,线子,桌椅,房宇,动物,神怪,字物以及其它砌末道具。雕绘工艺精致,造型逼真,有较高艺术收藏价值。皮影制作工序分为选皮,浸泡,其中浸泡又有两道工序,泥泡,水泡,将浸泡好的牛皮进行刮皮、绷皮、裁皮、过图、潮皮、雕刻涂彩、晾干等一系列工序,最后才形成了美仑美奂的艺术精品。制作工具有直锉、板锉、弧挫、锥子等二十余种。主要材料为牛皮,还有颜料、皮胶等。
皮影表演又称“捉线子”。由前台艺人(一般是皮影班班主)双手捉持表演,根据不同剧情,一边演唱,一边操控影人做行、卧、跪、整冠、须、打揖、提袍、甩袖、腾云驾雾,灵活自如,悍妇泼辣,恶鬼狰狞,老生衣寇楚楚,小丑滑稽可笑。是生活性和艺术性的传神体现。

 

分享到:
戏曲 平川 皮影戏 遗传 傀儡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233号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