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国家矿山精神纪念馆简介
白银国家矿山精神纪念馆简介
白银国家矿山精神纪念馆自2012年5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2013年10月竣工并完成布展。纪念馆位于白银市白银区四龙路冶炼厂十字西南角,主体高18米,象征白银公司铜硫产量、产值、利税,连续18年位居全国同行业首位的辉煌业绩。建筑面积7053.10㎡,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外观以矿石结晶为创意元素,通过大跨度钢架结构营造粗犷的工业感。
馆内按照“尊重历史,突出重点,展示特色,凝练精神”的原则,以白银城市发展脉络和白银有色矿业开发历程为线索,分矿藏成因、地蕴华珍、辉煌印记、城市未来4个篇章,呈现了白银有色金属开发建设的卓越功勋和白银城市发展的无限魅力。展示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将雕塑、油画等艺术品、文字资料、影视资料、模型、实物等有机结合,实现了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参与性的完美统一。馆内已收集布展各类历史实物260多件(主要为白银大爆破前后的生产及生活用品),各类画面展板360张(主要为勘探勘察展板、领导关怀展板、艰苦奋斗展板、二次创业展板、劳模展板等),矿石标本45件(主要为铜矿石、黄铁矿石、金矿石、硫矿石等),矿产制品200多件(金、银、铜、铁、硫等),视频观影场所26个,多媒体互动场地3处,大型沙盘1个,以及若干艺术雕塑。集中展现矿业生产遗址、矿产地质遗迹、矿业制品及与矿业活动有关的人文景观等。
2013年10月,纪念馆面向观众免费开放,全年开放天数均在300天以上,已成为对外宣传白银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降低了接受爱国主义和科普知识教育的门槛,吸引了大量游客,受教育人数倍增。免费开放以来,纪念馆接待游客及观众层次出现多元化的趋势,有政府各级领导及干部群众,有驻银消防官兵,有企业界人士、大学生、中小学师生、社区老年人等。他们能从中了解创业先驱们扎实苦干、自力更生的创业历史,感受共和国有色金属发祥地的坚韧与浑厚,体验这座已步入转型城市的独特魅力。使博物馆在实施群众路线教育,弘扬“艰苦奋斗、创业奉献”的白银精神和发展工业文化特色旅游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馆已被评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甘肃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甘肃省直属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白银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白银市科普教育基地”、“武警甘肃总队红色教育基地”、“白银市人民检察院爱国倡廉教育基地”、“白银市公安局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白银市防震减灾科普馆”等基地,已成为白银市进行重大宣传和重要接待的窗口,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成为公民接受精神鼓舞的重要场所。
序厅
序厅”功勋铜城、魅力白银”
一、矿藏成因
博物馆简介展厅
2、地蕴华珍
地蕴华珍360度幻影成像
地蕴华珍白银市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图
地蕴华珍矿石标本
地蕴华珍展厅
3、辉煌印记
辉煌印记白银一爆出新天
辉煌印记黄罗斌诗歌
辉煌印记三幕幻影成像
辉煌印记宋叔和勘测场景
4、城市未来
艰苦奋斗白银人
艰苦奋斗第一炉铜
露天矿矿坑模拟沙盘
亲切关怀全国五一劳动模范
亲切关怀再创辉煌
文化展厅
文化室
二、循环经济展厅
循环经济展厅图1
循环经济展厅图2
循环经济展厅图3
三、4D影院
全市首家4D影院,占地面积225平方米,可容纳58名观众。影片分“凤凰山传奇”、“日出斗金”、 “矿冶风采”三个片段介绍白银矿的开采历史。影片采用新一代数码影视技术,利用包括光电、雪花、震动、喷水、吹风等各种复杂的特效场景,给观众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带来身临其境的整体效果。以“中华第一爆”为题材,拍摄完成了演播时长90分钟的三集高清文献纪录片《大爆破》;以“凤凰山的传说”、“小白兔的传说”、“金牛本事的传说”等传说为故事题材,拍摄完成了演播时长为25分钟的动画片《凤凰变》,参加了文化作品申报评奖活动,并安排在主流媒体播放优秀影片。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于2015年获得甘肃省首批本土优秀纪录片三等奖,白银市第四届凤凰文艺奖影视作品类一等奖,该片被全省城市联盟电视台(30多家地级电视台)收藏播映。介绍矿山精神纪念馆的《导览片》,荣获市委组织部远程教育课件项目二等奖。
4D影院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