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二)唐(618——907年)
○唐·武德二年(619年),改会州(靖远)为西会州(因东面鸣沙一带有一会州)。四月,突厥侵犯西会州。
○武德九年(626年),复置会宁(靖远)、乌兰(会宁,治所在会宁马家堡旧城,乌兰城有新旧之分,新城691年筑,详见州县治所古城)二县,隶关内道。
○是年,东突厥转移主力攻灵、原、泾及西会州、兰州、秦州。
○太宗贞观六年(632年),废鸣沙之会州,改西会州为会州。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因会州盛产粮食,仓储殷实,改为粟州。同年又复名会州,领会州(今靖远县地)、乌兰(今会宁县地)两地,会州隶属于关内道。
○是年,复为会州,治所在今靖远县城。
○唐天授二年(691年),移乌兰县治於东北七里平川。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十二月,突厥袭原(固原)、会(靖远)等州,掠监牧马万余匹而去。
○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秋,黄河泛滥成灾,会州(靖远)刺史安敬忠率团练兵在北门外作堰,使水西北流,以免淹没。
○开元四年(716年),于祖厉县地别置凉川县,迁会州州治于此。七年(719年)秋,黄河泛滥,会州刺史安敬忠筑黄河堰以捍河流。
○开元九年(721年),废除别置凉州县(今平川柳州城遗址。别置,就是在会州城以外又建置一座凉川县城,把州治与县治分开了)。
○开元十五年(727年)十二月,吐蕃犯边,上令朔方万余人集于会州(靖远),防吐蕃(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时为松赞干布)犯边,至冬末无寇而罢。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划全国为十五道,会州隶关内道。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会州)为郡,仍隶于关内道(古雍州地理范围)。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会州。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七月,吐蕃兵入大震关,攻陷长安。十月,郭子仪败吐蕃兵。十一月,吐蕃兵退屯原、会、成、渭诸州。会州(包括靖远、平川、白银区境等)自此为吐蕃(西藏吐蕃政权,自囊日论赞至朗达玛延续两百多年)所据。是月,改会州为汝遮(今定西巉口镇以南)。
○广德二年(764年),景泰等地域属于吐蕃,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复为唐所有。
○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七月,吐蕃于会州黄河上(今靖远西北120公里)筑乌兰桥。
按: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没有记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