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节
清代会宁文进士
【康 节】(1771——1841年),字邵亭,巩昌府会宁人,祖籍陕西武功,先祖曾为会宁地方官,遂迁居此地。幼时家贫,赖叔父资助,得以读书上进。清·嘉庆九年(1804年)中甲子科解元,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中丁丑科三甲第6名进士,即用湖南知县,曾任陕西洵阳知县等职。历任洵阳(今旬阳)、白水、韩城知县。初至陕,勘察辖区水灾,监管赈济,清正廉明,地方官吏不敢欺瞒,平民得到实惠。
康节小时家中贫寒,叔父康永宁家资富裕,全力供侄儿读书上进。中进士后,历任陕西洵阳今旬阳、白水、韩城知县,耀州(今耀县)知州,河南荥阳知县。在诸任中,设义仓,建书院,解困济危,培育士子。在洵阳任中,每发生水旱灾害,都深入民间,检查灾情,施放赈济。在白水任中,一水利干渠与邻县富平连接,但此渠多被富豪权势占据,白水黎庶得不到灌溉之利,经查访后,与豪强力争,众民终获灌溉之利。在韩城任中,前往新疆喀什的大军过境,康节事先组织县署人员,各方筹措,料理支供,使百姓免受兵事纷扰。后以政绩卓异升耀州知州。终父丧,选授河南汝阳知县。荥阳地瘠民贫,累欠税赋数万。康节上任后,呈报上司,减税薄敛,并劝教民众大办手工作坊,农商并举,勤俭治县,三年终致荥阳成为富县。在任八年,节因年老体衰,辞官归里,荥阳百姓立去思碑以志纪念。家居喜读书,《资治通鉴》常置案头。病危,嘱咐其子曰:“吾历管逾二十年,无田宅贻汝,‘清白’二字,家业也,其守之。” 洵阳有节妇子,夜遂杀盗贼于门外,兄争相偿命。节视情不忍施法,从轻处置。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病逝,葬于今新添堡回族乡盖家岔庙儿坪。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