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耀泉
清代会宁文进士
【苏耀泉】(1869—1908年),字郎亭,清巩昌府会宁老君坡乡苏家堡人,能文善书,长于行草。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与其第苏源泉中同榜举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癸卯科二甲第147名进士,授浙江新昌知县,人称“双凤齐鸣”。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进京应试,参与康有为发起的“公车上书”,反对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宽严结合,恩威并施,理捕治盗,颇获效益,后任乌程(今湖州市)知县,倡水利,兴实业,因政绩显达擢任直隶州同知,不幸染病,终因不治,逝于乌程寓所。有批注《纲鉴会纂》89卷,所撰书有《岁贡张敏斋德教碑铭》碑刻。苏耀泉“自幼聪明过人,读书过目成诵,九岁能属文,语辄惊众。”后于四弟源泉、七弟绍泉并称会宁“苏门三进士”。
苏耀泉在学业上有“无字典不开卷,博学多览,善学精读,勤勉终身”之誉,并对《凤州纲监篆》及续编89卷皆有阅读眉批注释。光绪二十四年中进士后签分浙江任新昌知县。苏耀泉奉旨从甘肃会宁启程赴任浙江,辗转月余,到达新昌县城即与前任王知县交接。当他恭送王知县出城时惊奇地发现,城内大街小巷多有百姓在各家门前烧纸发送。探询再三,方知此非浙人习俗,皆因王知县在位时做事不公,积怨太多,老百姓深恶痛绝多年,新近又怨杀孝妇,百姓便将新昌三年大旱的天灾归咎于王知县,今听其离任出城,便以送丧形式送他。此事对苏耀泉触动很大,前车之鉴,他决心查清这桩冤案。
苏耀泉上任伊始,即调来该案卷宗查阅,原来被怨杀民妇在夫君暴病去世、儿子又遭夭折、族人为谋其家产逼其改嫁的情况下,领着年迈的婆婆移居城外一处庭院,一日婆婆吃了她做的饭暴毙,其族人告她谋害婆婆。王知县不做深入调查,草率结案,怨杀了孝妇。为了解真相,苏耀泉便带衙役前往孝妇居所察探。一连几日,毫无线索。这天苏耀泉又带人来察看,发现厨房屋檐下有蜘蛛网悬挂,硕大的蜘蛛悬于门上,其排泄物不时落下。苏耀泉当即命衙役做饭盛于碗,奉碗出厨房,见有蜘蛛排泄物落入碗内,命人将此碗饭给狗食,结果狗食毕毙命。案情明了后,苏耀泉亲笔草就一道平反冤情的祭文,在孝妇坟前宣读,为其昭雪。甚得民心的是正当为孝妇昭雪后打道回府之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很快下起雨来,清风细雨,一下就是三天三夜。新昌百姓欢欣万分,为新任知县苏耀泉送来九顶万民伞,上书“苏来望雨。”“在任止期月,风清弊决,民乐岂弟。去之日,瓣香跪送者道相望也并为立去思碑。”
数年后,36岁的苏耀泉调任乌程知县。乌程是当时浙江最难治理的地方,“兼值新政厉行之际,百端待举。公莅任后,力图治理,事毕躬亲”。赴任前苏耀泉就听说当地有名的三巨头一直挟持历任乌程知县,作奸犯科,愈演愈烈。他上任之时,一改历任知县必以礼拜访士绅的习惯,发请帖约请地方士绅来县衙赴宴,共议乌程大事。三巨头之一预感不妙,随机打点盘缠潜逃,其余两巨头在宴会落入法网。苏耀泉根据其作孽多年,罪恶累累,治以站笼死罪。乌程百姓闻之拍手称快,社会治安迅速好转。
苏耀泉在乌程的卓越政绩令朝廷快慰,擢升其为直隶州知州。正当他准备赴任之时,因积劳成疾,一病不起,经人请来的郎中,竟是当年那个漏网恶棍的帮凶,药中施用慢性毒药,致使苏耀泉未到直隶就任,病故乌程。灵柩归来,乡党邻里垂泪。其妻胡氏乃浙江闺秀,自护送丈夫灵柩归葬故土起,年纪轻轻就在苏家堡祖屋孤灯寡居,直至1959年在饥馑岁月中故去。
苏耀泉书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