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玺
近(现)代人物
【李玉玺】(1888——1939年),字蓝田、子和,靖远大芦塘堡人。幼读私塾,后就读兰州中学。清·宣统三年(1911年),赴日本明治大学留学,其间经胡汉民介绍加入同盟会。民国3年(1914年)毕业后,被孙中山派遣回甘肃开展护法运动。民国4年(1915年),回家省亲时被父亲以年老、独子为山强留家中。自此,以兴地方教育为业,联合王允如在大芦塘创办靖远县第四高等小学并任校长。民国12年(1923年),自筹资金在小芦塘创建初级小学,民国14年(1925年),任靖远县北区(辖今芦阳、兴泉、龙湾等地)区长。民国18年(1929年),大饥荒,出家存余粮赈济四方贫民。民国20年(1931年),国民革命军冯建中率部经大、小芦塘,冯部韩林山、门长清等部队欲行抢劫,李玉玺在积极筹措粮饷的同时,据情陈说,晓以利害,使冯下决心对韩、门二人以违犯军纪处决,从而使百姓免遭劫难。民国22年(1933年),改任景泰县一区(今芦阳镇地带)区长,民国24年(1935年),调任景泰县教育局局长。民国27年(1938年)筹资金,聘艺人,在小芦塘创陶瓷厂,开此地兴工之先河。民国28年(1939年)去世,遗言捐钱洋两千元支持抗日。留有寓人生哲理的对联“来往蓬头垢面,乃为生财大道,长出长袍短褂,必是倒糟根源。”此联被后人谨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