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白银市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
您的位置: 首页 >历史名人>本邑乡贤>详细内容

万通轩

作者:白银市博物馆 来源:白银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7-10-17 09:09:08 点击数: 【字体:

党史人物

【万通轩】(1905——1951年),本名开基,字通轩。会宁郭城驿人,其父万宝成系清末进士。万通轩少年就读于郭城驿小学,民国11年(1922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附中,后转入南开大学附中。民国18年(1929年)春东渡日本,初在东亚预备学校补习日语,同年秋考入东京大学,攻读社会科学。民国20年(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基于爱国义愤,遂放弃学业,当年冬回国。先后在北平高等商校,北平民国大学高中部任教。民国23年(1934年)因患肺结核携眷归里,在兰州、靖远、郭城驿等地生活。民国26年(1937年)党中央在兰州设立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并成立了中共甘肃工委。万通轩与“八办”党代表谢觉哉有密切的联系。在聆听谢觉哉等革命前辈的教海后,万通轩在思想上产生了很大变化,由单纯的爱国、同情革命转变为积极投身革命。
民国27年(1938年),经甘工委书记孙作宾和甘工委委员吴鸿宾介绍,万通轩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活动。民国27年(1938年),万通轩与王儒林介绍万良才入党。民国28年(1939年),他又和万良才介绍乔映淮入党。民国30年(1941年)为掩护身份,在会宁开展地下活动,万通轩出任会宁县教育科科长。在任期间,支持学生的革命活动,宣传抗日救国,遭国民党会宁县党部、县政府的反动势力打击迫害,遂辞职回。民国33年(1944年)担任靖远县政府秘书,在筹集驻军粮草方面极力斡旋,减轻群众负担,并向钟遇航县长极力建议,促成靖远新志纂修,为地方留下了一部丰富的史志。民国34年(1945年)3月,中共靖远县委组织发动了北湾争地斗争,富户王勉之从中作梗,使靖远党、政、军将欧化远及各村互助会的负责人70多人扣押县城,地下党积极争取县参议长苏振甲的同情和支持,又通过万通轩做钟遇航的工作,迫使县政府重新调查,澄清了事实,欧化远等在押人员被释放出狱,王勉之等3人被判刑。民国35年(1946年),万通轩应聘到靖远师范学校任教。
靖远解放后,万通轩担任省立靖远师范学校第一任校长。1950年10月出席了甘肃省各界各族人民代表大会,当选为第一届省政协委员。1951年逝世,追悼会由中共甘肃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万良才主持,省委副书记孙作宾致悼词,对万通轩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分享到:
通轩 靖远 革命 北平 学校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233号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