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作宾
党史人物
【孙作宾】(1909——2002年),乳名戊申,学名作宾,字相臣,陕西西安人。从小好奇求新,喜爱富有民主共和思想的新文化,对岳飞、文天祥等历史上的爱国志士非常钦佩,对孙中山倡导的三民主义和《建国大纲》等也很有兴趣,博得了国文老师的倍加赞许。民国15年(1926年)春,孙作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陕西省立第三中学读书。民国16年(1927年)春,孙作宾和省一中的同学先后参加了多种政治性、群众性的表演竞赛活动,他此间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18年(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7年(1928年)起,他在杨虎城部做兵运工作,后随孙蔚如入甘。民国21年(1932年),孙作宾等共产党员以国民党甘肃省宣慰使署点验小组的名义,从兰州赴靖远,将驻靖远王子文部改编为宣慰使署警备第三旅,同时秘密开展兵运工作,为靖远起义作准备。5月,就在举行靖远兵暴的关键时刻,王子元突然扣押张东皎、王儒林,孙作宾由于没有暴露身份,又是甘肃宣慰使孙蔚如同族,他以警三旅参谋主任的合法身份营救了同志。
民国21年(1932年)5月后,孙作宾参加了靖远水泉堡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四支队司令。起义失败后回到兰州。年底,甘宁青特委在兰州成立,他任军委书记,组织领导了党组织的建立和整顿工作。民国22年(1933年),孙作宾参加了西北抗日义勇军的领导和组建工作,并以军委书记的身份跟随义勇军行动。4月中旬,他参加了红砂岘战斗,在激战中被俘,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孙作宾策划和领导了靖远三次武装起义。后曾任第三十八军中共军委书记、中共陕西临时省委组织部部长、甘肃工委书记、甘宁工委书记、陇南特委书记、陇东特委代理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中共中央西北局统战部副部长、中共青海省委第二书记、青海省省长、陕西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为中共八大代表,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孙作宾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