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钟琪
清代军事人物
【岳钟琪】(1686——1754年),字东美,号容斋,清永泰堡人,岳升龙次子。官至川陕总督、宁远大将军。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由捐纳同知改武职,授松潘镇中军游击,后任四川永宁协副将。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南路四川军统领噶弼命都统法喇督军出打箭炉,向里塘、巴塘进军,并檄副将岳钟琪为前驱。岳钟琪领兵间道至察木多,抢渡三巴桥,直趋拉萨,降敌兵7000众,准噶尔将领策凌敦多卜败逃还伊犁,西藏悉平,御制平藏碑,勒石于拉萨大昭寺。康熙六十年(1721年)五月还师,以功迁左都督,摧四川提督,赐孔雀翎;不久,受命征讨郭罗克番部,率师自松潘出边,连克下郭罗克吉宜卡等21寨,并乘夜督兵进至中部罗克纳务拔19寨,复督兵攻克上郭罗克押6寨,郭罗克三部悉定,因之被拜为喇布勒哈番世职。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讨平羊峒番,于其地设南坪营,屯兵驻防。清·雍正元年(1723年),罗卜藏丹津寇西宁,岳钟琪参赞军事,出归德堡,抚定上、下寺东策卜诸部,剿灭南川塞外郭密九部。雍正二年(1724年),诏授为奋威将军,率师趋进,与诸军合击应罗卜藏丹津为乱的郭隆索喇嘛,擒戮其渠达克玛胡士克图;后分兵、分道进击罗卜藏丹津居地额穆纳布隆吉尔,罗卜藏丹津西逃准噶尔;此役往返未两月,斩敌8万余级,降男女数万,凡助罗卜藏丹津为乱之酋皆就擒,青海悉平;帝命恭告景陵,勒碑太学,以纪其功,诏授岳钟琪三等功,赐黄带;回师途中平定庄浪叛乱,帝加其兼甘肃提督。雍正三年(1724年),春复命兼甘肃巡抚,四月,诏免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职,封岳钟琪为奋威将军,署川陕总督,年羹尧属军尽归其节制。后特命入京勤见,并恩加兵部尚书衔。雍正七年(1727年),准噶尔部噶尔丹策凌掠边侵境,帝命侍卫内大臣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自阿尔泰山出兵;拜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加太子少保衔,自巴里坤进兵,会攻伊犁;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受召诣京授方略,准噶尔部乘机掠军需驼马10余万头;雍正十年(1732年),噶尔丹策凌率兵扰掠哈密,其部进军迟缓,策凌逃脱,大学士鄂尔泰等劾岳钟琪“智不能料敌,勇不能歼敌”,旨诏削其公爵并革宫保,降三等侯,留总督衔、护大将军印;六月,张广泗劾其用兵失宜,遂以“误国负恩”尽夺其官爵,交兵部拘禁。清·乾隆二年(1737年),放归田里。乾隆十一年(1746年),因朝廷征讨大小金川之乱久无功,且将士多有伤亡,乾隆十三年(1748年)起用岳钟琪,授以总兵衔;乾隆十四年(1749年),随经略大学士傅恒参与大金川之战,轻骑入勒乌围,说降大金川土司沙罗奔,金川平定,因加太子少保,授兵部尚书衔,还四川提督任,赐号“威信”。乾隆十九年(1754年),镇压陈琨起义时,病死于四川资州。谥“襄勤”,乾隆帝称其为“三朝武臣巨擘”。著有《姜园集》《蛋吟集》等流传于世。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