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佛黄渠
五佛黄渠位于景泰县五佛乡车木峡至泰和村,是一条人工开凿的引黄灌溉工程。水渠开凿于清代顺治年间,由18家农户联合开发。其“龙口”(即进水口)起初位于沿寺附近,后不断上移,现“龙口”位于车木峡上游的小红道子处(即鸳鸯坡对面)。龙口宽22米,其上游引水渠长近600米。龙口大桥为9柱7孔,安装节制闸门7组。桥两侧安装防护栏,下游靠河一面设滚水坝。整个结构设计科学合理。黄渠全长17公里,流经“上下车门峡”、沿寺、老湾、西源及泰和村,浇地15176亩,为景泰县唯一的万亩自流灌溉工程。1969年清理黄渠时,从渠内挖出清代开渠碑一块,正面为开渠碑记,背面为《平滩地户尊无为》的水规,现收藏于五佛水管所院内。
自然环境:五佛黄渠蜿蜒于五佛滩上,所在地域为河谷地带。川滩西面及西北面为褶皱丘陵,东、西及南面临近黄河,地形比较开阔。此地属大陆性气候,空气比较湿润,日照时间长,无霜期短。植被有稗草、蓬草等,动物有沙蜥蜴、野兔等。
人文环境:黄渠流经的兴水、西源、老湾及泰和村,村民众多,居住集中,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等,经济作物以瓜果和蔬菜为主,是景泰水稻和瓜果蔬菜的主要产地。五佛滩内有条县乡公路横穿中部,可达沿寺及老湾村之黄渠,交通比较便利。
五佛黄渠地理位置图
五佛黄渠平面示意图
五佛黄渠图1
五佛黄渠图2
五佛黄渠图3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