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白银市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
您的位置: 首页 >田野文物>古建筑>寺观塔幢>佛教>详细内容

卧龙山升云寺

作者:白银市博物馆 来源:白银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7-03-09 10:20:26 点击数: 【字体:
卧龙山升云寺位于靖远县东升乡上埫村南卧龙山上,四周群山环抱。寺院坐南朝北,南北长153米,东西宽38米,占地约5814平方米。创建于宋代,据当地群众讲:据传有这样一种说法“先有苦水堡,后有靖远城”。由于西北处苦水堡遗址的存在和寺内有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铸铁典,道光二十年(1840年)铸铁磬及兰州府靖远县维修寺院的残碑等物证,此证寺院当在清道光年间佛事活动较为兴盛。文革期间被严重破坏,仅留其基及柱础石、条石,屋基明显,结构清晰。1982年始当地信教群众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在原基上重修了大佛殿、子孙宫、法王殿、九天圣母殿、三清殿、龙王殿、三官楼、先祖殿、文昌殿、武功殿、太上殿、城隍庙、明月楼等仿古砖木结构建筑。如今可见殿堂高耸,飞檐斗拱,画栋雕梁,彩绘精美,规模宏大,蔚为壮观,对于研究清代历史与宗教,提供了一定的实物资料。1988年10月29日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自然环境:
地质:属陇西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为第四纪黄土覆盖层和石炭纪地质。
水文:无。
动物:野兔、黄鼠、蜥蜴、蚂蚁等。
土壤:黄绵土。
植被:区域内植被脆弱,主要生长有蒿草、冰草、臭蓬等植物。
气候:该区域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冬春干燥寒冷,风沙大。夏秋季降水略多。年平均气温8.9℃,一月为零下7.7℃,七月为22.6℃,年平均风速1米/秒。年降水量240毫米,蒸发量1623毫米。年日照时数2620.9小时,无霜期165天。旱灾、风灾、冰雹是本区的主要气候灾害。
地形地貌:寺院建在黄土覆盖的沟畔台地上,地势较平缓,周围视野较开阔,沟壑交错,丘陵起伏。东、西、南三面有壕沟,西北侧为南北向的碱沟,南临大水沟沙河 。
人文环境:
居民状况:西北500米处为苦水堡,南面有一丝路古道从大水沟沙河直通平川区的瓷窑儿。寺西北1公里处原为上埫村二队落住地,现村民已全部迁往灌区,村落废弃,只有少数牧羊者寄住。现周围2千米范围内无人居住。
环境变化及主要环境问题:地处沟畔台地上,四周均为荒地,东、西、南三面有壕沟,西北侧为南北向的碱沟,土质松软,易被冲刷,水土流失较严重。
交通状况:北侧50米处有乡村便道通过。
产业状况:无。

 

卧龙山升云寺地理位置图

卧龙山升云寺位置示意图

卧龙山升云寺无量祖师殿(遗址)平面图

卧龙山升云寺观音楼旧址平面图

卧龙山升云寺大佛殿(新建)平面图

卧龙山升云寺全景

卧龙山升云寺大殿

卧龙山升云寺遗存石雕灯柱

分享到:
卧龙 山升云寺 田野 文物 建筑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233号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