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云寺
双云寺位于靖远县大芦乡中沙沟村白茨湾社西南隅,居白茨湾北河、南河夹峙的坪地上,高于河床10米。由正殿、钟楼组成,四周红砖围墙,山门辟于南墙正中,属四合院式庙堂建筑,始建于清代。南北长25米,东西宽23米,占地面积约580平方米。正殿坐北向南,面宽三间7.2米,进深三间四架椽,两次间偏小,双坡水硬山顶砖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前檐出廊,四柱露明,前檐两侧设有缠枝花纹砖雕影壁,影壁方心墀头设有鹿、麒麟、狮、鹤、虎、马及文房四宝等砖雕图案12方。后墙凸出暖阁3米,卷棚顶。钟楼居寺内东南角建在高1.5米的平台上,做东向西,为卷棚顶砖土木结构阁楼,三面皆筑厚壁。平台整体为砖包砌,内为夯土,现砖块散落,夯土外露,阁楼倾斜。山门为六扇三开门,双坡水硬山顶砖木结构,南北出廊,六木柱镶于墙体,前设青石条月台。
自然环境:地处陇西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地质多为第四纪黄土覆盖层和石炭纪地层,黄土覆盖层厚且面积广,仅有小面积的岩石裸露,为第三系基岩裸露丘陵。寺院居大芦乡中沙沟村白茨湾社西南隅,白茨湾南、北沙河中心的坪地上,东南仰望护山(俗称窨子山)。所在地为川塬区,除个别基岩山地外,地面为黄土所覆盖。地势由南北两面向中沙沟倾斜,东西梁峁起伏、川塬交错、沟壑纵横。属中温带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地带,干燥少雨,风沙大,风力强劲,年均气温8.2℃,年均降水量18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725小时,无霜期171天。水资源来自断陷带砂砾石含水层潜水。主要生长有碱柴等底矮灌木和狗尾草、猪毛菜(茨蓬)等草本植物。有野兔、野鸡等动物。
人文环境:白茨湾社背依北山,南对白茨湾南、北沙河,北沙河中有一便道通向大芦乡政府并与靖天省道连结,村中有10多户人家,全为汉民,住着由红砖瓦房及面宽一间的二层门楼组成的合院,坐北朝南形成格局,且多数居民家中建成了沼气池。以种植地膜籽瓜、玉米、洋芋为主,饲养羊、猪、鸡等。为靖远县最大的黑瓜籽、滩羊皮、马铃薯商品基地,其商品远销国内外。沙河中有一洗砂厂,私人经营,村中的多余劳力在此洗砂。
双云寺地理位置图
双云寺平面图
双云寺图1
双云寺图2
双云寺图3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