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白银市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
您的位置: 首页 >田野文物>古建筑>宅第民居>详细内容

仁和四合院

作者:白银市博物馆 来源:白银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7-03-09 15:19:11 点击数: 【字体:
仁和四合院位于靖远县双龙乡仁和村,原发裕堡堡内西北隅,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系张雄旧居,曰:“积德堂”。为四合院式建筑,坐西向东,均为砖土木硬山顶结构。东西长294.5米,南北宽173.9米,占地面积51330平方米。西主居为两坡水飞檐、深门浅窗三间,面阔8.7米,通进深7.8米,深1.13米;其中有单坡水四明柱飞檐倒座三间;单坡水七明柱单檐南北厢房各六间;门房两间;西南角有木结构卷棚顶两坡水绣楼二层六间;砖雕照壁、砖门楼及仓房等。曾为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今村委会办公场所。由于年久失修,部分建筑漏雨,大架倾斜,木构件蠕变效应显著,材料老化严重。经多方争取,2005年省文物局拨款十五万元,进行更换朽木、顶瓦和小方砖,改土坯墙为砖墙并油漆的全面维修。1988年10月29日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靖远县双龙乡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明清时期商贾云集。保存基本完整的仁和四合院,为了解清代民族经济贸易、民居特色和民族风情习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自然环境:
地质:靖远县地处陇西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地质多为第四纪黄土覆盖层和石炭纪地层,祁(连山)、秦(岭)褶皱强烈,断层极为发育,断陷盆地及坳陷盆地的展布趋向都存在,黄土覆盖层厚且面积广,仅有小面积的岩石裸露;沟谷多呈v字形,山峰多为锯齿状,黄河沿岸为割切的黄河高阶地,为第三系基岩裸露丘陵。
水文:东面临吊流沟,夏季多发洪水泥石流。黄河在北约1.2千米呈西东流向。
动物:村民养殖的家畜、家禽等。
植被:无。
土壤:黄绵土。
气候:属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风沙大。年均气温8.2℃,年均降水量180毫米,全年日照为2725小时,无霜期130--160天。
地形地貌:四合院位于黄河南岸的一阶台地的仁和村中心的发裕堡西北隅,南600米为一条东南至西北走向的山脊西北端。
人文环境:
居民状况:四周为民居,四合院现为村委办公场地,周边多以当地传统民居为主。仁和村是甘肃历史文化名村,千余年来一直为丝绸之路北线商贾云集之地。
交通状况:仁和村内乡间便道四通八达,交通较为便利。靖远至双龙的公路从中通过,直通景泰县城。
产业状况: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水稻、大枣为主,养殖业有猪、羊等。

 

仁和四合院地理位置图

仁和四合院平面分布示意图

仁和四合院西堂屋平面图

仁和四合院内景

仁和四合院大门

仁和四合院大门砖雕

仁和四合院西堂屋砖雕

分享到:
田野 文物 建筑 宅第 民居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233号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