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民居
苏科家旧居位于靖远县兴隆乡大庙村,是一处明代建筑。坐南朝北,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由大门、北主房,两侧耳房,东西配房,南房组成四合院。大门面阔2.4米,进深2.3米,高约4米,基高26厘米,两坡水硬山顶砖木结构,砖混水泥台基高峙,正面施板门,顶覆筒瓦。门两侧青砖砌筑的墙壁上,有“渔、樵、耕、读”六块砖雕,刻工精致。耳房及配房为单檐单坡平房;主房平面呈方形,面阔三间,计7.7米,进深两架椽7.7米,硬山单坡水屋顶,筒板瓦覆盖,土木结构。门开于明间,但后退一廊,与内柱成一线,装板门。两次间于坎墙上置窗,窗棂为方格形。除前檐四柱露明外,其余全置于墙内,柱为圆形木质。瓦顶、门窗等处经后人修补时虽变更原制,但梁架等主体构件均保持了清代原构,至为可贵。1998年对残损部分曾进行过修缮保护。据苏科讲,明代时其先祖苏建忠修大庙堡、大庙戏楼、鼓楼、隍爷庙时建该旧居。现苏科家遗存有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绢质苏若钦懿行叙一幅、清代老虎椅一对。该老房子对研究明、清时代靖远居民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自然环境:
地质:地处陇西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地质多为第四纪黄土覆盖层和石炭纪地层,祁(连山)、秦(岭)褶皱强烈,断层极为发育,断陷盆地及坳陷盆地的展布趋向都存在,黄土覆盖层厚且面积广,仅有小面积的岩石裸露;沟谷多呈v字形,山峰多为锯齿状,黄河沿岸为割切的黄河高阶地,为第三系基岩裸露丘陵。
水文:黄河在建筑北面的山脚下约700米呈西东流向。
动物:老鼠、蚂蚁等。
植被:村庄四周是耕地和果园,田间地头以白杨、枣树、梨树为主,山上主要生长有野枸杞、碱柴(当地人叫红萱茅)、芨芨、骆驼草等耐旱低矮植被。
土壤:黄绵土。
气候:属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风沙大。年均气温8.2℃,年降水量120毫米,全年日照为2725小时,无霜期130--160天。
地形地貌:地处黄河南岸的一阶台地大庙村南,西临黄河,西南有营坪长城,东北有鸡山湾长城。四周以河谷滩地和其南部的山地为主。
人文环境:
居民状况:地处大庙村南,村中人口相对集中,汉族聚居。
交通状况:大门前有一村间便道连接大庙村主街道。
产业状况: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大枣、香水梨等为主。村民多种植冬果、软梨,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种植技术。
苏氏民居地理位置图
苏氏民居地理位置平面图
苏氏民居正堂屋
苏氏民居大门
苏氏民居大门门楣木雕
苏氏民居遗存对联一幅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