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墓群
红嘴墓葬位于靖远县乌兰镇红嘴村小学院内,距县城5公里。占地东南西北走向、东西长约30米、南北宽约70米。墓地占地东南西北走向,东西长约30米,南北宽约70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村委新建校舍、坪整地址时在距地表1米处发现竖穴土坑砖拱墓葬,曾出土一灰陶罐和五铢钱、货泉数枚,后回填继续建教室。1987年白银市第一次文物普查队普查时确定为东汉墓葬。现遗址上建有红嘴村小学教室,地表无其它任何痕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考证探讨靖远黄河两岸两汉文化的可靠实据。
自然环境:
地质:属陇西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地质多为第四纪黄土覆盖层和石炭纪地层。
水文:墓地西北1000米处为黄河长年流淌。
动物:野兔、黄鼠、蜥蜴、蚂蚁等。
土壤:黄绵土。
植被:区域内植被较差,多数地表裸露,零星生长有骆驼草、莎蓬等植物。
气候:该区域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冬春干燥寒冷,风沙大。夏季、秋季降水略多。年平均气温8.9℃,一月为零下7.7℃,七月为22.6℃,年平均风速1米/秒。年降水量240毫米,蒸发量1623毫米。年日照时数2620.9小时,无霜期165天。旱灾、风灾、冰雹是本区的主要气候灾害。
地形地貌:墓群建在黄土覆盖的黄河二阶坡地上,地势较平坦,周围视野开阔,四周均为黄河滩地,远处丘陵连绵起伏。东南为团结村,西临耕地;西北100米处为虎豹磷肥厂和乡村道路及吴家湾自然村,西北1200米处为黄河铁桥,西北距黄河1000米;南临自然冲沟。
人文环境:
居民状况:乌兰镇红嘴村小学院内,北临红嘴村委会,东南为团结村,西临耕地;西北100米处为虎豹磷肥厂和乡村道路及吴家湾自然村,西南为接民居。区内人口居住集中,城区人口高度密集,主要为汉族和回族。
环境变化及主要环境问题:墓地东面临沟,地势陡峭,植被稀疏,土质松软,易被冲刷,水土流失较严重;西、北、南三面附近农民生产活动对墓群有一定影响。
交通状况:东侧为国道109线和白宝铁路,西临乡村道路,西北1200米处为黄河公铁两用桥。
产业状况:以农业为主,种植主要作物有玉米、小麦、蔬菜等。
红嘴墓群平面分布图
红嘴墓群局部(红嘴小学操场)
红嘴墓群局部(红嘴小学校园)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