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虾蟆墓
郭虾蟆墓位于靖远县乌兰镇西关村南小坪山上,黄土堆积的封土冢,葬向坐东面西,墓地呈正方形,东西长5.6米南北宽5.6米;墓冢呈椭圆形,高0.8米,底直径3.5米,周围为近现代墓群。郭虾蟆(1189--1234年),金代名将,善骑射,官至凤翔,路兵马都总管,迁元帅左都监兼行兰、会、洮河元帅府事。南宋·瑞平三年(1236年)十月,蒙古大军围攻会州,虾蟆奋力死战,弹尽粮绝,兵败城破,呼集城中将士家人妻女于一室,纵火自焚。郭虾蟆殉国后,葬于靖远城南小坪山顶,当地人为之立祠。民国时期城区学校于清明节上山扫墓。明·洪武二年(1369年),朝廷封郭虾蟆为显佑伯,供奉于靖远城隍庙。城隍庙现还供奉着郭虾蟆的神像。据《重纂靖远卫志》载:“郭虾蟆墓在城西南二里许的小坪山顶,后人耕地时挖得石碑一通,记载郭虾蟆的生平事迹,惜不存。”今墓前竖有靖远县人民政府立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碑一通。郭虾蟆墓成为靖远县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直观、最生动、最形象的历史教材。
自然环境
地质:属陇西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为第三系基岩裸露丘陵地质。
水文:西1.5公里处为祖厉河,小坪山滴灌水管遍布墓冢周围
动物:野兔、黄鼠、蜥蜴、蚂蚁等。
土壤:黄绵土。
植被:区域内植被脆弱,多数地表裸露,零星生长有蒿草、萦草等植物。
气候:该区域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冬春干燥寒冷,风沙大。夏季、秋季降水略多。年平均气温8.9℃,一月为零下7.7℃,七月为22.6℃,年平均风速1米/秒。年降水量240毫米,蒸发量1623毫米。年日照时数2620.9小时,无霜期165天。旱灾、风灾、冰雹是本区的主要气候灾害。
地形地貌:墓建在黄土覆盖的山顶上,地势高峻,周围视野较开阔,沟壑交错,丘陵起伏。东临城南沟;南临深沟;西临山梁,距小坪山林场育林区1号蓄水池300米;北临城南沟口,靖远县城尽收眼底。
人文环境
居民状况:墓在小坪山顶的东端,近现代墓冢毗相邻,东距小坪山烽燧48米。北侧山下为靖远县城,人口居住密集。
环境变化及主要环境问题:墓四周为小坪山林场育林区,植树造林削挖对墓地有一定破坏。
交通状况:墓西从县城西闇门口开辟了一条通往站坪山林杨的砂路,可通车;北侧山脚下为国道109线。
产业状况:以农业为主,种植主要作物有玉米、小麦、蔬菜等。
郭虾蟆墓地理位置图
郭虾蟆墓平、立面图
郭虾蟆墓全景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