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城遗址
会宁城遗址位于会宁县会师镇祖厉河东岸会师镇街道。以西为祖厉河,以东为东山,以南为祖厉河,以北为鸭障沟。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500米,南北长750米,占地面积375000平方米。明巩昌卫千户傅履和知县郭斌修,明·洪武六年(1373年)建成,明·成化四年(1468年)加固拓展。墙基宽12米,顶宽3米,高10米,夯层8厘米;辟南、北二门,并筑瓮城,城外有壕沟,宽7米,深7米,嘉靖年间增辟西城门,明·万历元年(1573年)又辟东门,建角楼,遂形成四门,四楼,四角楼,二瓮城楼。建国后,部分城垣被拆毁。现仅余西津门及门楼、两侧80米城墙,西北角城墙局部。2006年对西津门及两侧城墙进行维修,两侧青砖护砌。对研究明代会宁地区城市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自然环境:会宁城遗址位于祖厉河东岸,会师镇东山脚下,当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432.7毫米,年平均气温7.6--8.5℃,主要土壤类型为川地黄土,主要植被为蒿类。
人文环境:会宁城遗址位于会师镇街道。城址内为会师镇居民,县政府及其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办公场所,西津门位于会师旧址院内。城址以西为祖厉河,以北为北关居民区,以东为东山林场,以南为会宁二中及枝阳商场等单位。当地常住居民10万人,有回、汉两个民族,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会宁城遗址位置图
会宁城遗址西北角
会宁城遗址西北角城墙局部
会宁城遗址西津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