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许湾窨子
窨子亦称石窑,位于靖远县双龙乡许湾村沙河东岸的后许湾半山腰一居民院内,距地面7米处,西开窑口,口呈长方形,高1.8米,宽0.8米,进门有一南北向的长方形廊洞,后接南、中、北三耳洞,其中北、中洞与廊洞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拱顶,北洞顶前开两眼,似为枪眼和用绳吊物所用;南洞高出3米,有石台阶直通洞中,亦为拱顶,前开两眼,应为御寇的枪眼。石窑口小室大,内有烟熏痕迹和火苗状的烟痕,曾被该居民家用来储粮,现遗弃不用。据《靖远新志》载:石窑为秦、汉时先民所居之处。或讲为古人避兵乱所凿,名叫旱窨子,遇惊则援梯而上,取梯后则他人难登,赖以苟全。明清时尤其在清同治五年,村民为躲避回民的杀戮,私家或联合所凿避难之所,物于其中,非援绳,倚梯而登,人不能近,犯者难得侵入,实为先民智慧之创造。
自然环境:
地质:地处陇西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地质多为第四纪黄土覆盖层和石炭纪地层,祁(连山)、秦(岭)褶皱强烈,断层极为发育,断陷盆地及坳陷盆地的展布趋向都存在,黄土覆盖层厚且面积广,仅有小面积的岩石裸露,为第三系基岩裸露丘陵。
水文:西侧山脚下的双龙乡双龙村属井泉灌区。西侧山脚下为刘家寺沟(砂河),泉水流量随季节变化长年流淌,夏季多泥石流;东北10公里处为黄河。
动物:主要有野兔、老鼠、野鸡、沙蜥蜴等。
植被:因干旱少雨植被稀疏,主要有碱柴等底矮灌木和多根葱(羊胡子)、猪毛菜(茨蓬)等草本植物。
土壤:红砂土、红砂岩。
气候:属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风沙大。年均气温8.2℃,年均降水量180毫米,全年日照为2725小时,无霜期130--160天。
地形地貌:位于靖远县双龙乡刘家寺村沙河东岸的后许湾半山腰一居民院内,西临南北向的刘家寺沙河,东靠大山,西为双龙乡双龙村。属剥蚀丘陵构造地貌,东侧红砂岩峭壁底部的泥岩夹层中,因差异性风化作用,四周形成一条深0.3米的凹槽。
人文环境:
居民状况:西侧山脚下为双龙乡双龙村,人口相对集中,汉族聚居,保护区内有4户居民。
交通状况:西侧山脚下为双永公路,连接县城和双龙乡,可通景泰县城。
产业状况:由于耕地较少,主要依靠泉水灌溉,大多实行枣粮间作、小麦玉米、黄豆、马铃薯套种,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经济作物有胡麻等;饲养猪、羊等。
后许湾窨子地理位置图
后许湾窨子远景
后许湾窨子近景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