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遗址
新民遗址位于靖远县兴隆乡新民村弋家队南的小条沟梁、十队梁、四沟、刘寨、上梁等地的山梁地带,占地30万平方米,皆被耕地覆盖,遗址范围内断壁上文化层堆积明显,保留有灰坑等遗迹,文化层厚1--1.5米。曾出土夹砂红陶罐、网状纹彩陶罐、夹砂素陶罐、壶及陶器残片。1998年10月靖远县文物普查队考查登记,确定为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遗存。为探讨史前靖远境内古人类活动范围提供了线索和证据。2003年10月8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自然环境:遗址地处陇西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地质多为第四纪黄土覆盖层和石炭纪地层,褶皱强烈,断层极为发育,黄土覆盖层厚且面积广,仅有小面积的岩石裸露,为第三系基岩裸露丘陵。遗址位于兴隆乡新民村,西为弋家队沙河,东临十队社,北临兴隆乡政府,南依大峁槐山,所在地为川塬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梁峁起伏,群山连绵,山前洪积宽缓。属中温带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地带,干燥少雨,风沙大,年均气温8.2℃,年均降水量18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725小时,无霜期171天。为黑钙土,土层较厚,土质肥沃。水资源是来自基岩山区的基岩裂隙水及丘陵区雨水渗入系,主要生长有碱柴等底矮灌木和多根葱(羊胡子)、猪毛菜(茨蓬)等草本植物。有野兔、老鼠、野鸡、沙蜥蜴等动物。
人文环境:新民村位居弋家队沙河东侧,住有几十户人家,汉回杂居,汉民多,回民少,村中多为砖瓦平房。县乡公路从其南通往兴隆乡政府。因干旱少雨,当地村民种植小麦、豌豆、马铃薯等,广种薄收,主要饲养滩羊,以采煤、运沙为副业。
新民遗址地理位置图
新民遗址平面分布图
新民遗址远景
新民遗址局部近景
新民遗址出土陶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