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桥堡遗址
索桥堡遗址位于景泰县芦阳镇响水村索桥东北的黄河西岸。索桥堡,又名“铁索关”,俗名石头堡。据《靖远县志》记载:“隆庆间始建于河东,额曰:铁索关。今之索桥堡为四十九年所建。”遗址坐落于黄河西岸吊溜咀子南缘,陡坡下面的洪积风积裙扇地段,坐西面河。遗址存有从东向西逐渐走高,其间有三条南北走向的巷道。堡子东西宽50米,南北长200米,占地30000平方米。索桥堡四周无堡墙,平面呈不规则状。堡内所有建筑均由红褐色片石砌筑而成,石墙残高0.5--3.2米,厚0.5--0.7米。堡内房屋遗存自西北向东南共3排,约有29个院落(自西北向东南每排分别为7、18、4院)。中间一排后背相靠(共用一道后墙),为前后两院。院门东南、西北各与其他两排院落门户相对。有三条东北-西南向的巷道,长78--100米,宽1.2--10米。房址东北面有一条东南——西北向的街道自黄河北岸沿山坡而上通至山顶。1936年,为阻截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西进,国民党河防前线总指挥马廷祥在索桥堡东北角构筑了一道河防工事。索桥堡东侧黄河岸边有索桥堡桥墩遗址,东北侧约320米处为索桥长城1段起点,堡西北侧山坡上有索桥烽火台。
这是一处用石块建造于黄河渡口上的明代村落遗址,对研究明代黄河沿岸的交通河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自然环境:该遗址地处黄河西岸吊溜咀子南缘的陡坡上,地势从西向东倾斜,坡降幅度较大。遗址南面临近黄河水浸润线,由于河水深切形成崖坎,高4--8米不等。遗址南北有几条冲沟,多呈西东走向。当地属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植被主要有碱柴、酸枣、马芽茨等。动物主要有野兔、野鸡、沙蜥蜴等。
人文环境:索桥堡远离村庄,交通不便。附近除黄河对岸有一处耕种河沿边零星耕地的村民的临时住所外,五公里内无人居住。
索桥堡遗址地理位置图
索桥堡遗址平面示意图
索桥堡遗址
索桥堡遗址巷道
索桥堡遗址残存的寺庙砖雕
索桥堡遗址碾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