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场烽火台遗址
教场烽火台遗址位于会宁县城东北部海拔1983米的山顶,属会师镇教场社区教场社。该烽火台东面的山坡上,有一条会宁县城通往王庙的乡间小路;西面山脚为柴门乡寨子社;南面山脚为教场社;北面为寨子社的荒山和退耕还村区。烽火台形制是圆锥体,高6.1米,分两台夯筑,底周长93米,面积700平方米。烽火台顶中有圆形柱状坑,直径约60厘米,深约1.2米,西侧有通道。西侧暴露有人工夯筑痕迹,夯层厚约10厘米。为一明代烽火台遗址。1993年,会宁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明代烽火线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自然环境:该遗址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春两季多风,夏秋两季降雨较集中,平均年降水432毫米,年平均气温7.6--8.5摄氏度。主要植被为蒿类。烽火台位于山顶最高处,地势险要,西面及南面为陡峭山崖。
人文环境:该烽火台东面的山坡上,有一条会宁县城通往王庙的乡间小路;西面山脚为柴门乡寨子社;南面山脚为教场社;北面为寨子社的荒山和退耕还村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土豆等农作物,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
教场烽火台位置图
教场烽火台平面示意图
教场烽火台全貌
教场烽火台西部暴露的人工夯筑土层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