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白银市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

十里墩烽火台遗址

作者:白银市博物馆 来源:白银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7-03-22 09:42:04 点击数: 【字体:
十里墩烽火台遗址位于靖远县双龙乡义和村十里墩,义和村西南0.5公里处,南侧群山连绵,沟谷纵横。烽火台形制呈馒头形,顶略尖,残高7米,底直径26米。系以当地黄土夯筑构成,南壁外部暴露夯层清晰,夯层厚0.10--0.14米。台体西南残存有墩院墙一段,墙高0.3--1.5米,宽1--2米。现总占地面积约380平方米,保存状况一般。据《白银市志》载:明孝宗弘治十四年户部尚书秦綋为三边总制,督修盐池(今宁夏海原甘盐池)至大芦塘(今景泰县)烽燧1400余处。此次文物普查队普查时,初步认定为明代建筑,属防边军事设施。是研究明代历史和建筑技术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自然环境
地质:靖远县地处陇西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地质多为第四纪黄土覆盖层和石炭纪地层,祁(连山)、秦(岭)褶皱强烈,断层极为发育,断陷盆地及坳陷盆地的展布趋向都存在,黄土覆盖层厚且面积广,仅有小面积的岩石裸露;沟谷多呈V字形,山峰多为锯齿状,黄河沿岸为割切的黄河高阶地,为第三系基岩裸露丘陵。
水文:西北侧为黄河呈S形流过。
动物:主要有野兔、老鼠、野鸡、沙蜥蜴等。
植被:主要有碱柴等底矮灌木和多根葱(羊胡子)、猪毛菜(茨蓬)等草本植物。因干旱少雨植被稀疏。
土壤:栗钙土,成土母质,多为各种残积-坡积物和原生黄土状物质。
气候:属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风沙大。年均气温8.2℃,年均降水量180毫米,全年日照为2725小时,无霜期130--160天。
地形地貌:烽火台地处靖远县双龙乡义和村十里墩,义和村西南0.5千米处,黄河南岸的二阶台地上。南部群山连绵,沟谷纵横,西连仁和村的发裕堡、仁和四合院,一乡间便道从西侧通过,向西连结北城滩长城及北城滩烽火台,西北侧为黄河。
人文环境
居民状况:西侧居民较为集中。
交通状况:一乡间便道从西侧通过。
产业状况:农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等。

 

十里墩烽火台遗址地理位置图

十里墩烽火台遗址平面图

十里墩烽火台遗址远景

十里墩烽火台遗址近景

分享到:
遗址 烽火 田野 文物 军事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233号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