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桥烽火台遗址
索桥烽火台遗址位于景泰县芦阳镇索桥村黄河西岸吊溜咀子(坪)东缘的崖头上。该烽火台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为明长城附属墩台。台体系就地取用紫红色石头(板状块石)砌筑而成。主墩残高4.5米,平面呈正方形,底边长5米,顶边2.3米,东南角严重塌落。主墩北侧有五座燧体与主墩呈一字形排列。第一座燧体距主墩4米,残高2米,底边1.7米;第二座与第一座间距2米,残高2米,底边1.6米;第三座与第二座间距2米,高1.7米,底边1.8米;第三座与第四座间距2米,高1.3米,底边1.8米;第四座与第五座间距1.6米,高1.6米,底边2米。
索桥烽火台遗址是明长城在景泰境内的第一座烽火台,对研究明代军事防御体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自然环境:该遗址地处黄河西岸山梁上,东面为陡坡,西面为山顶坪地,地貌为黄河峡谷和皱摺山区。气候属大陆性干旱气候, 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植被主要为稀疏的碱柴、米星、芨芨草等柴科植物。动物主要有野兔、野鸡、老鼠、蝎子等。
人文环境:该烽火台遗址建于陡坡之上,东南陡坡下为索桥堡遗址(明代石头堡)和索桥古渡口遗址。北面200多米处明长城东西横陈。南侧5米开外沿高地的东缘,有1936年为狙击红军渡河,马廷祥部开挖的战壕及河防工事。西面为新开垦的耕地。
该遗址远离村庄,除黄河东岸有一户临时居民耕种河岸边零星的水地外,附近5公里内无人居住。距烽火台西面约200米有一条便道可通往景泰县城,但道路崎岖坎坷,交通不太便利。
索桥烽火台遗址地理位置图
索桥烽火台遗址平面示意图
索桥烽火台遗址
索桥烽火台遗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