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沟烽火台遗址
韭菜沟烽火台遗址位于景泰县正路乡红岘村北将军屲的一座山顶上,因其山北沟谷里产野韭菜而命名。该烽燧台体系就地采取石料,以砂土做浆砌筑而成(中间填以砂土碎石等并夯实)。烽燧原为正方形(平面)剖面呈梯形,后因多次地震灾害及风雨冲击造成严重破坏,南面坍塌,形成西北高南低的坡状堆积,西南还依稀可辨烽燧的原貌。
韭菜沟烽火台是石墩山烽火台与盖柏墩烽火台之间的中转烽火台,对于研究明代军事防御体系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自然环境:韭菜沟烽火台遗址坐落于将军山的山顶上,其山南坡陡峭,北坡比较平缓,东西山体起伏相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面有一条北南流向的冲沟,通入大水沙河(其西南侧即是大水沙河)。所处地段为老虎山(寿鹿山)的南麓,属大陆性干旱气候。附近有铜矿,但藏量不大。海拔高,为景泰境内二阴山区,植被一般,主要有芨芨草、碱柴、米星等。动物有野兔、野鸡、沙蜥蜴等。
人文环境:将军山南即为大水村,东南为红岘村。村民从事农业种植,兼营家庭养殖业。因靠近大山,部分村民还依靠采挖药材、酒金(阶段性)以增加经济收入。水地面积有限,山坡地,沙地,漫水地等旱地面积较大。农作物成熟期较晚,主要产品有小麦,豆类等,洋芋品质较好。其西南约200米处有条乡间便道,交通较为不便。
韭菜沟烽火台遗址地理位置图
韭菜沟烽火台遗址平面示意图
韭菜沟烽火台遗址结构示意图
韭菜沟烽火台遗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