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墩子烽火台遗址
元墩子烽火台遗址位于景泰县正路乡川口村东南0.5公里,墩墩屲西面的一座山上。该烽火台遗址西北距耕地50米,其他几面均为荒滩。遗址残存为底部直径8米,高3米的馒头状土丘,占地面积52平方米。从烽火台遗址南侧的断面上观察,该烽火台为黄土夯筑而成,夯层厚12--14厘米。该烽火台为明代金城(兰州)至三眼井新边(明长城)的重要烽火台之一,对研究明代的军事防御体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自然环境:该烽火台遗址地处元墩子村东南0.5公里处,东为墩墩沟。所处地带为山川褶皱地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此地属大陆性干旱气候,是景泰境内的干旱山区之一。植被以稀疏的柴科耐旱植物为主,如芨芨草、骆驼草等,是载畜量不大的草场。川谷内时有野兔、野鸡等出没。
人文环境:该烽火台遗址位于元墩子村东南0.5公里,东距红砚村3.5公里,西距下庄村3公里,西南距牟家庄村一公里。周围村民皆以农业为主,水浇地面积有限,主要经营旱地、漫水地、砂地等,基本属于广种薄收的粗放型耕作模式。作物主要有小麦、豌豆、扁豆、洋芋等。附近村庄均有通往正路乡政府的便道,交通比较便利。
元墩子烽燧地理位置图
元墩子烽燧遗址平面示意图
元墩子烽火台遗址
元墩子烽火台遗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