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白银市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

五座墩烽火台遗址

作者:白银市博物馆 来源:白银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7-04-05 10:40:22 点击数: 【字体:
五座墩烽火台遗址位于景泰县寺滩乡寺滩村附近的大沙河南侧,是一座明代烽火台遗址。烽火台以黄土筑基,块石砌造,高约80厘米,其上为黄土夯筑,夯层厚15--20厘米,整体残高8米,形似方形麦垛。烽火台遗址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4米,剖面呈秃顶梯形,腰部呈弧形微鼓。其东面沿山坡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到五座墩,从主墩东侧15米处第一座小墩开始,依次间隔为3.5米、2.3米、5米、4米。其小墩1高2.5米,底边长2.2米;墩2高1.6米,高2.3米;墩3高1.65米,底边长3米;墩4高1.4米,底边3米;墩5高1.2米,底边3米。小墩全系块石砌造,内填碎石与砂土而成。
五座墩烽火台遗址是明长城景泰段的一部分,对研究明代军事防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环境:五座墩烽火台遗址位于寺滩乡大沙河南侧,何家滩北缘的一座低矮的粗质骨丘陵的山梁上。丘陵西高东低,主墩筑建在西面的高顶上,其东西及南三面都比较平坦,地势西南高向东北倾斜。烽火台邻近的古墩子、五个墩等地有丰富的石膏资源。此地属大陆性干旱气候,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无霜期短,霜冻、冰雹时有发生,植被比较脆弱。植被主要有碱柴、骆驼草、芨芨草等,植被稀疏。动物主要有野兔、野鸡及附近村民养殖的家畜、家禽等。
人文环境:五座墩烽火台遗址北距下庄村不远,村民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开挖石膏。农作物有小麦、荞麦、及油菜籽、胡麻等。西瓜、籽瓜成熟较迟,含糖量高,品质优良。附近有县乡公路、“景古”公路,交通比较便利。

 

五座墩烽火台遗址地理位置图

五座墩烽火台遗址平面示意图

五座墩烽火台遗址图1

五座墩烽火台遗址图2

五座墩烽火台遗址图3

分享到:
遗址 烽火 座墩 底边 米墩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233号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