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山沟煤矿遗址
炭山沟煤矿遗址位于会宁县新添乡炭山村小炭山社和郭家社之间的山坡和河谷,以郭家社为主要分布区。以北为小炭山社,以南为郭家社,以东为小炭山,以西为小炭山河。该煤矿在清代道光年间,民间就开始挖掘,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马文军组织开采;民国32年(1943年)甘肃师管局司令蒋云台雇工开采;1957年,甘肃省工业厅派技术员裴少林,会宁县长冯琯等人兴办会宁县炭山沟煤矿,1961年底撤销;1970年3月再次开办;1980年定西地区决定与定西红旗山煤矿合并。至此,炭山沟煤矿全面停产。现矿区内暴露井口100余处,当地村民仍有挖煤取暖的。对研究当地煤矿资源和工业发展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自然环境:炭山沟煤矿遗址所在区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炭山沟河从矿区中部穿过。当地平均气温5.6--7.1℃,年平均降雨量432.7毫米。当地主要土壤为山地麻土、沙质土,主要植被为蒿类。
人文环境:炭山沟煤矿遗址位于会宁县新添乡炭山村小炭山社和郭家社之间的河谷及两侧山坡上。遗址以西为道口村,以东为炭山村,以北为彭湾村,以南为新添村。当地居民为回族,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种植小麦、洋芋、胡麻、荞麦、豆类等农作物。
炭山沟煤矿遗址位置图
炭山沟煤矿遗址平面示意图
炭山沟煤矿所在东山
炭山沟煤矿所在西山
炭山沟煤矿废弃的矿井
炭山沟煤矿的煤渣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