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白银市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
您的位置: 首页 >田野文物>古遗址>寺庙遗址>详细内容

法泉寺遗址

作者:白银市博物馆 来源:白银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7-03-16 15:31:05 点击数: 【字体:
法泉寺遗址位于靖远县东湾镇杨梢沟口的红山岔中,法泉寺沟脑东南角,有泉眼3孔,觉世亭东南小泉略呈圆形,直径5--4.5米,池深0.5米,池周围用青石条砌成,泉水味微咸,就地涌出,终年不竭;鸿文阁西石崖下的“墨池”泉,仅存直径4.8米、深0.3的圆形小坑,近年因干旱少雨,经常陷入季节性停流;另一泉在大佛殿内释迦牟尼佛像后,已干涸,仅有遗迹;3孔泉占地面积约10平方米。据《康熙靖远卫志》载:“在卫东十五里红山寺东悬崖滴泉,清澈干冽,亦游览佳境也”。
自然环境
地质:属陇西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为第三系基岩裸露丘陵地形和黄沙土堆积的丘陵地质。
水文:西有一南北向的杨梢沟河属季节性洪水河,呈东西向流注于黄河。
动物:多有蚂蚁、蜥蜴以及黄鼠等啮齿动物。
土壤:黄土、红粘土(主要由红色砂岩风化后洪积红土母质发育形成,土壤碱性强)
植被:该区域栽植有松树、槐树等,四周山梁上生长蒿草、冰草、沙蓬等旱生植物。
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冬春多干燥寒冷风沙大,雨雪稀少;夏秋季节多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多而集中,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风速介于1.1--4.8米/秒之间,年均气温8--9℃、降水量20--250毫米、日照112天,无霜期在130--170天左右。
地形地貌:地处靖远县东湾镇杨梢沟口之东岩,北、东、南三面围山,西临杨梢沙河,周围山势较高。地表薄层黄沙土覆盖,土质松软,易被冲刷,属河床砂砾层和红砂岩体地貌。
人文环境
居民状况:法泉寺南200米处的杨梢沟北岸居民较为集中,人口稠密。
交通状况:法泉寺北50米处有国道109线,西侧有条便道顺杨梢沙河直通高湾乡和平川区的共和乡。
产业状况:附近村民主要种植玉米及大棚蔬菜。

 

法泉寺遗址地理位置图

法泉寺遗址平、立面示意图

法泉寺觉世亭东南小泉近景

鸿文阁西石崖下的“墨池”泉

分享到:
遗址 东南 法泉 气候 状况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233号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