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白银市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
您的位置: 首页 >田野文物>古遗址>寺庙遗址>详细内容

五泉寺遗址

作者:白银市博物馆 来源:白银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7-03-21 10:48:59 点击数: 【字体:
五泉寺遗址位于靖远县东湾镇瓜园村二三社芙蓉山,创建何时不祥,现存建筑为1985年在原址上重建的建筑物,坐北面南,呈长方形,由正殿方神殿、配殿悬空殿和圣母殿、天官楼组成,占地面积约为3500平方米。寺内遗存有咸丰十一年铁钟一口及光绪十九年“普济黎民”匾额。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木匾,距今已有117年的历史。此匾悬挂于悬挂于五泉寺方神殿前,木质,长方形,长168厘米,宽85厘米,正面图红漆,中间从左至右阴刻“普济黎民”四个大字,上款题“大清光绪十年岁次祭已 姚月吉日立”,下款题“钦六品街特授兰州府靖远县典史安徽怀远县杨啟宇沐手敬书倂撰叩”上额中间题一“献”字。此木匾保存较好,纪年明确,为研究甘肃中东地区清代雕刻技术、中原宗教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清·咸丰十一年(1861)铁钟,距今有149年的历史。铁钟悬挂于泉寺悬空楼下,采用分铸工艺法铸造,兽钮,圆形,敞口,肩部有圆孔4个;通高130厘米,口径91.5厘米。钟身环饰莲花纹、回形纹、水莲纹,口部有道教八卦图案;肩部有“风调雨顺”四字;钟面从左至右竖行阳刻铭文“……金火匠人苏杨杰、苏三杰上银一两二铸,子苏良玉造,杨扶清咸丰一拾一年四月十八日立”。此钟形体较大,纪年明确,此钟形体较大,纪年明确,保持完好。是我县境内第三次文物普查以来发现的体积最大的铁钟,为研究甘肃中东地区清代建筑技术,宗教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自然环境:
地质:属陇西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为第四纪黄土覆盖层和石炭纪地质。
水文:西800米为黄河长年流淌,东400米处为靖乐渠中渠自流灌溉。四周围以小支渠。
动物:黄鼠、水蛭、蜻蜓、蝴蝶、蚂蚁等。
土壤:黄绵土。
植被:田间种植水稻等,村内密集高大的杨树、柳树、榆树等。
气候:该区域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冬春干燥寒冷,风沙大。夏秋季降水略多。年平均气温8.3℃,一月为零下7.7℃,七月为22.6℃,年平均风速1米/秒。年降水量229毫米,蒸发量1623毫米。年日照时数2620.9小时,无霜期165天。旱灾、风灾、冰雹是本区的主要气候灾害。
地形地貌:地处东湾镇瓜园村二三社,东为民居,西1公里处为黄河。全镇自南到北为不规则长方形,系黄河滩地,地势平坦,自流浇灌。
人文环境:
居民状况:东临瓜园村村委会,北为瓜园小学,南为瓜园南庄社,西为瓜园村水稻田。村内人口居住密集。
交通状况:村内道路四通八达,连接国道109线。
产业状况:当地村民以农耕和养殖为主,以农业为主,种植主要作物有玉米、小麦、蔬菜、瓜果等,是全省最大的反季节日光蔬菜生产基地。

 

五泉寺遗址理位置图

五泉寺遗址地理位置图

五泉寺遗址全景

五泉寺遗址铁钟

五泉寺遗址保存木匾

分享到:
遗址 泉寺 厘米 文物 方形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233号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