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鹿山遗址
寿鹿山遗址位于景泰县寺滩乡东梁村大庄南、崔家墩东南山上。所在的寿鹿山,为老虎山之一峰。寿鹿山之名始于康熙以后,明及清初通称为“松山”。据《创修红水县志》、《皋兰县志》、《甘肃通志》等记载:“寿鹿山,嵩岗隐天,邓林蔽日。故老相传,本人迹不到之地,樵人以斧斤入,始见庙宇,不知何时所建,有僧及白鹿出游,清康熙三十年后,踪迹绝矣。”士人画僧鹿于寺,因以山名。该遗址占地面积1642平方米,原为景泰境内最大的道教山场。原有建筑分三路布局,建有戏楼、戏院、上天梯、真武殿、关帝庙等共计25处。原建筑皆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拆毁,仅存部分残迹。
自然环境:寿鹿山遗址位于大庄村东南8公里的“老爷山”上,其西南距崔家墩1公里,东北距骟马沟2.5公里,西距水磨沟约2.5公里,南距森林生长线约600--800米。古建筑群南依松林,北临沟谷,原都在林稞之中。该地为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海拔较高,年均气温较低,现森林生长线南退,植被日益脆弱,主要有碱柴、骆驼草、芨芨草等,植被稀疏。动物主要有野兔、野鸡等。
人文环境:该遗址临近有任家淌子、崔家墩、曹家大庄、骟马沟、牙石头等村。村民均以农业为主,靠山吃山,采药、种植木香、大黄等中药材也是一种历史传承。现这些村落在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的战略决策中已全部统一安置,搬迁至灌区。
寿鹿山遗址地理位置图
寿鹿山遗址平面示意图
寿鹿山遗址的兽纹瓦当
寿鹿山遗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