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黄河铁桥
黄河铁桥架于靖远县城西北石板沟口与红嘴子之间的黄河上,是甘肃境内第一座公、铁两用大桥。桥为1孔32米+3孔64米的栓焊连续工字钢架及3孔31.7米的予应力钢筋混凝土“T”梁组合桥,即为3孔64米下承平列式公路、铁路两用桁梁,3孔32米上承板梁(铁路),3孔33米予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公路),主河槽置64米桁梁,全桥共6墩2台,净跨60米,净空9米,长350.28米。大桥的桥梁预算由铁道部乌鲁木齐铁路局桥梁工程队编制,总造价为5545977元,其中上下桥面防护工程造价3966810元,其余费用为1579167元。桥梁工程初由兰州铁路局第二工程处负责施工,后因大桥施工技术复杂,该工程处设备不足便委托乌鲁木齐铁路局桥梁工程队施工,黄河桥头为填方,系公铁两用路堤,工程量422700立方米。路堤基部最高洪水位以下采用渗水土壤填筑,石板沟河地段路基工程16.6万立方米,平均每公里22.4万立方米。1959年4月开工,1971年建成通车。作为甘肃境内第一座公、铁两用大桥,连接着兰州、白银、宁夏,实际上牵动着陕、甘、宁三地经济发展,它即是甘肃昔日的一条重要交通线,也是西北五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作为历史的见证,大桥是最真实、最典型和完整的载体。因此大桥具有很高的保存价值和历史艺术价值。
自然环境
地质:属陇西黄土高原的北部边缘,地质多为第四纪黄土覆盖层和石炭纪地层。
水文:东南500米处有季节性河流祖厉河,桥下为黄河长年流淌。
动物:野兔、黄鼠、蜥蜴、蚂蚁等。
土壤:黄绵土。
植被:区域内植被较差,多数地表裸露,零星生长有骆驼草、莎蓬等植物。
气候:该区域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冬春干燥寒冷,风沙大。夏季、秋季降水略多。年平均气温8.9℃,一月为零下7.7℃,七月为22.6℃,年平均风速1米/秒。年降水量240毫米,蒸发量1623毫米。年日照时数2620.9小时,无霜期165天。旱灾、风灾、冰雹是本区的主要气候灾害。
地形地貌:铁桥架于石板沟口与红嘴子之间的黄河上,北连大片山梁沟峁,西临红嘴子坪北坪头,西、南、北三面丘陵连绵起伏。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于河床水深,加之洪水冲刷,南北两岸形成陡坡,粗质山体岩石多露。
人文环境
居民状况:铁桥南临乌兰镇红嘴子遗址、红嘴子汉墓,周围无人居住;西南、东南800米处为乌兰镇红嘴村,东南距靖远县城约2公里,区人口高度密集,主要为汉族和回族 。
环境变化及主要环境问题:日常运输和河水冲刷对桥体有较大影响。
交通状况:铁桥为白宝铁路和国道109线公铁两用大桥。
产业状况:以农业为主,种植主要作物有玉米、小麦、蔬菜等。
靖远黄河铁桥地理位置图
靖远黄河铁桥平面图
靖远黄河铁桥全景
靖远黄河铁桥南端
靖远黄河铁桥梁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