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白银市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

工农渠

作者:白银市博物馆 来源:白银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7-02-23 15:20:21 点击数: 【字体:
工农渠位于白银区水川镇、强湾乡、王岘镇、武川乡。1969年10月动工兴建,1972年10月总干渠土建工程竣工,于11月通水。1974年,总干渠7条支渠通水。1975年春,武川支干渠(亦称西支渠)动工,1977年通水。总干渠长28.23公里,设9个泵站,装机48台套,装机总容量2.01万千瓦,设计提水3立方米/秒,总扬程421.5米,净扬程322.1米。一泵建于水川,设计提灌5.5万亩,有支渠7条,长78公里,设泵站24座,装机44台套,装机总容量3091千瓦。武川支干渠在总干9泵站风水,渠长19.32公里,设泵站6座,装机24台套,装机总容量3460千瓦,控制灌溉面积1.5万亩。工农渠的建成,解决了3万多人和5万多头牲畜的饮水困难,使强湾、王岘、武川三乡镇受益。工农渠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对自然作斗争的缩影,同时也见证了白银的发展史。
自然环境:工农渠位于白银市西部,黄河上游中段,地形总趁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半荒漠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干旱多风,降雨稀少。多年平均气温8.07℃,日极端最高气温37.3℃,最低气温-26℃。年均降水量198毫米,年均蒸发量1997.1毫米。太阳年均辐射量141千卡/平方厘米。累年平均大风日数51.6天。年均无霜期183.8天。植物主要有针茅、芨芨草、骆驼蓬、铁杆蒿、冰草、沙蓬、盐生草、沙柳(红柳)、白刺、枸杞等。人工植被多以榆树、槐树、白杨树等为主。野生动物哺乳类有:野兔、鼠类(砂鼠、跳鼠、仓鼠,八十年代末期以来,北方草原鼠南下,出没于城乡);鸟类有:鹰、麻雀、猫头鹰;昆虫类主要有:蝶、蚁、蛛、蝇、蚊、蝗等;爬行类有:蜥蜴(麻蜥、砂蜥)、蛇等;两栖类有:青蛙、癞蛤蟆等。主要自然灾害为干旱、霜冻、冰雹等。
人文环境:工农渠沿线有水川镇、强湾乡、王岘镇、白银市区、武川乡。沿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现代文化繁荣辉煌,文化市场蓬勃发展,群众文化丰富多彩。总人口27.78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0.92万人,农村人口6.86万人。蔬菜、鲜奶、林果、玉米为工农渠沿线四大产业,并建成了“白银市重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白银市北坪反季节果品农业示范园区”和“白银城郊绿色观光旅游农业示范基地”等。

 

工农渠地理位置图

工农渠平面示意图

工农渠一泵站

工农渠王岘段

工农渠涵洞

工农渠干渠

分享到:
工农 干渠 武川 泵站 白银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233号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