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堡子川电灌工程
兴堡子川电力提灌工程位居甘肃、宁夏两省区交界的靖远、平川、海原、中卫四县接壤地带,1975年10月开工,至1994年11月竣工,历时18年,电灌总干渠自平川区水泉乡黄湾村挑车梁黄河右岸设进水和引水隧洞,引黄9级提水,沿水泉大沙河左岸逆流而上至王家山镇张家大坝总分水闸分水,北干渠到靖远县北滩乡,东干渠至靖远县东升乡、五合乡、靖安乡、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海原县、中卫县,共建成大小泵站9座,新建变电所4座,建成总干、干渠、支干、支渠总长229.34公里,开凿隧洞41座,总长1300.6米;修建渡槽34座,总长5598.8米;倒虹吸9座,总长1300.6米;建成总分水闸1座,以及渠水涵洞、公路桥等各类建筑物1065座,完成工程总投资10464.74万元,其中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1434万元,年提水能力80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6.16万亩。上水后,移民3.48万人,植树700多万株,平均风速由2米/秒减为1.2米/秒,年蒸发量减少25%,平均相对湿度增加17%,促使当地农业生产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
自然环境:位居甘肃、宁夏两省区交界的靖远、平川、海原、中卫四县接壤地带,为祁连山延伸区的山间盆地,黄土土层深厚,地面广阔平坦,为第四纪黄土覆盖层和石炭纪地层,地势南高北低,西南和西北起状较大,且有较多的大小山峰,中间为平川,平均海拨1700米左右。山地、川旱地较多,干燥少雨,风沙大,风力强劲,地表裸露。地面细沙多被风蚀,形成沙丘、沙地、沙滩和沙漠等,年均气温8.2℃,年均降水量18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725小时,无霜期171天。水资源匮乏,为山间盆地平原区潜水-承压水。主要生长有碱柴等底矮灌木和狗尾草、猪毛菜(茨蓬)等草本植物。有野兔、野鸡等动物。
人文环境:工位居甘肃、宁夏两省区交界的靖远、平川、海原、中卫四县接壤地带因近年工程上水,灌区人口密集,多为汉族聚居,玑宁夏海源、中卫交界地段多为回汉杂居。灌区居民以农业为主,辅以小型工业,北滩乡沿国道109线有十多家砖瓦厂,东南有甘肃最大的煤炭基地——靖远矿区之下属王家山矿。工程总干渠从东向西与国道109线同向迤逦延伸,灌区内县乡公路、乡村道路四通八达。
兴堡子川电灌工程地理位置分布图
兴堡川电灌工程六泵站远景
兴堡子川电灌工程北干渠局部-北滩乡独山村甘草梁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