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白银市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

作者:白银市博物馆 来源:白银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7-04-01 16:19:19 点击数: 【字体: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一泵站位于景泰县五佛乡兴水村南,沿寺石窟东南侧的黄河边。工程所灌溉的景泰川,昔日严重干旱缺水,人民生活贫困落后。为造福于民,开发黄河五佛以西的千万亩亘古荒原,当时的各级政府克服重重困难,上马兴建了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一期工程于1969年动工兴建,1974年建成。共建泵站13座,渠道200余千米,引水至景泰川,灌溉田地30万亩。该工程为当时世界上提水量最大、扬程最高的工程,实为我国水利工程的惊世之作。二期工程1984年开工,1994年建成,灌溉面积50万亩。共建泵站30座,渠道400千米,继续一期工程输水到白墩子滩、上沙窝镇直至古浪县,安置景泰、古浪、天祝、永靖等县移民2.7万。1995年,双干渠分水闸又向西北延伸,调水至民勤县,润泽了漫漫戈壁沙漠。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描绘了再造秀美山川的壮丽画卷,成就了开发戈壁荒漠的宏伟事业。
自然环境: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自东向西逶迤而行,东起黄河之畔,西接祁连山脉,北至腾格里沙漠,工程从浩荡黄河出发,沿途地势逐渐走高,绕高山,穿沟谷,跨戈壁,走大漠,深入河西走廊,直抵腾格里沙漠边缘。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规模宏大,蜿蜒于荒漠、半荒漠地带,覆盖面积广阔。所在地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日照长、无霜期短,干旱少雨,多风沙。戈壁、沙漠地带植被稀疏,常见的有白茨、水蓬、骆驼蓬、沙棘等。动物主要有野兔、野鸡、沙蜥蜴等。
人文环境: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横跨景泰、古浪、民勤三县,先后有景泰县境内、会宁县、永靖县向灌区移民数万人。该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这条绿色长廊上,工厂座座,村庄相连,阡陌纵横,道路如织。移民们勤劳耕作,大面积种植有小麦、玉米、胡麻、土豆等,让昔日荒漠变成了塞上粮仓。如今位于民勤的提调工程,更为当地人民抗击沙漠,捍卫家园提供了强有力的水源保障。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地理位置图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平面示意图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图1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图2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图3

分享到:
工程 景泰 电力 提灌 沙漠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233号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