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白银市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
您的位置: 首页 >田野文物>石窟寺及石刻>碑刻>详细内容

阳屲台界碑

作者:白银市博物馆 来源:白银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7-03-28 14:41:18 点击数: 【字体:
阳屲台界碑位于景泰县上沙窝镇白墩子盐场东北约4公里处,是一座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树立的汉蒙分界碑。碑为青砂石打造,呈圆首长方形。碑高134厘米,宽60厘米,厚26厘米。碑座平面呈长方形,露出地表45厘米,上部长75厘米,宽62厘米;下部长83厘米,宽69厘米。
碑身正面正楷阴刻汉文,首行起:“於道光二十七年蒙、陕、甘布正司口口大人,饬派宁夏府岳、委员彭亲勘,指定按照嘉庆六年界,碑界南民地,路北蒙地”。背面为“道光二十九年,中卫、皋兰及红水县丞及蒙员格林三音错格图、蕃台达索木地”等字。碑身左右两侧为阴刻蒙文。
自然环境:该界碑地处白墩子盐池凹地北缘一低山残丘的南面山畔。南为白墩子滩,周围地下径流向此处汇聚,形成低洼盐碱盆地,地下水盐碱含量大,只能晒盐而不能饮用。此地属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植被以耐碱抗旱的碱柴为主,比较稀疏。动物主要有野兔、野鸡等。
人文环境:界碑附近的白墩子村绝大部分村民已搬迁,只余数户以牧羊为生。界碑南有废弃的旱地及新挖的盐池多处。临近白墩子村的村民从历史上就有谚语:“白墩子人不种田,拉着骆驼驮着盐”。拉骆驼贩运硝盐为旧社会白墩子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现在,白墩子盐场吸纳了部分劳动力。界碑西侧有田间道路通往景泰至武威的公路,交通比较便利。

 

阳屲台界碑地理位置图

阳屲台界碑平面示意图

阳屲台界碑图1

阳屲台界碑图2

分享到:
界碑 白墩子 厘米 阳屲 村民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233号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