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白银市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
您的位置: 首页 >田野文物>石窟寺及石刻>碑刻>详细内容

沙淌子余道碑

作者:白银市博物馆 来源:白银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7-03-28 15:47:03 点击数: 【字体:
沙淌子余道碑,位于景泰县喜泉镇沙淌子沟脑的下土塘一块三角形台地上。该碑东北距沙淌子沟20米,其余几面为山丘、台地。碑为青砂石打造,由碑头、碑身两部分组成。碑首为弧圆顶,高57厘米,宽厚同碑身。碑身高160厘米,宽70厘米,占地面积1平方米。以青砖镶成碑亭,亭高3.6米,宽1.3米(基础宽1.98米,高40厘米,石砌)。碑侧面墙宽34厘米。墓碑东南山梁下有一高9米的崖面,传说此处有余道自掘三丈深的土窖,为其坐化之所。碑首浮雕蟒抱碑“里闾仰化”,碑正文为3竖行楷书阴刻,首行“大中华民国三十年中秋月谷旦”,中行“先天摄阳真人先祖考余翁讳尔宝之墓”,尾行落款“三世孙余上元率子‘大、真、烈、成’及孙光道敬叩立石”。背面正文15行,每行43字,述“余道幼而怪颠异,出家学道遇高人,苦修成仙,坐化而终,享年86岁”云云,及“卒年光绪十五年八月二十六”等。该碑撰文者为“前甘肃省政府秘书长兼甘肃省立民众教育馆馆长,现任甘肃省顾问廖元佶敬撰”,由“美国康奈耳文学研究院教育硕士、哲学博士,现任甘肃省立学院院长宋恪敬书”。碑文字迹隽秀,功力深厚,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碑刻作品。
自然环境:余道碑,坐落于沙淌子沟脑一块三角台地上。其东南依低矮的黄土山梁,西北与东南两面分别有一道冲沟,于台地西南120米处交汇于沙淌子沙河。东西两面为山梁相夹,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此地属干旱性大陆气候,植被有烟葫芦、米星、马牙剌等,比较稀疏。动物有野兔、野鸡、沙蜥蜴等。
人文环境:该碑地处群山沟谷,四周5公里内无人居住。西南沙河内有条车辆碾压出的小道通往谷外,交通不便。

 

沙埫子余道碑地理位置图

沙埫子余道碑平面示意图

沙淌子余道碑

分享到:
道碑 沙淌 厘米 碑刻 台地

甘公网安备 62040202000233号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