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山石窟
桃花山石窟位于会宁县会师镇桃花山社区东南部桃花山山上,桃花山石窟和桃花山古建筑群以会党公路为界,路北为石窟区,路南为古建筑群。桃花山石窟大体呈长方形,长100米,宽20米,面积为2000平方米,开凿在红色的沙崖上,初建于西夏,是会宁境内唯一现存的石窟寺。据会宁县志记载:在位于今保宁寺前的空地上,曾建有罗罗王西夏砖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修会党公路时被毁,塔内出西夏文石碑一通,亦毁。大部分石窟在清同治年间毁于战火。现今看到有洞窟的石窟共有鲁班阁、药王洞、文昌阁、无量洞(尧君洞)、轩辕洞、老帝洞、法王洞七座,多座洞窟今已塌毁无存。在现有的洞窟中,仅保存有地面、供案及石壁,在石壁上可看到当年开凿的痕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部分洞窟修复使用,并在石窟洞口搭建木构建筑,窟内塑建神像。在修复使用的同时,个别洞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是研究宋、元西夏时期社会活动的重要史迹。
自然环境:桃花山脉是会宁境内的一条主要山脉,呈南北走向,当地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少,多风,山上植被 稀少。石窟开凿于山脉的最北端的红色砂崖上,平均海拔在1832--1880米之间。近年来,山上载植的人工林已具一定的规模,并对环境起到了一定的改善。
人文环境:桃花山石窟和桃花山古建筑群以会党公路为界,路北为石窟区,路南为古建筑群。保护范围以石窟所在地为中心,总面积6000平方米。保护区内为非耕地,没有固定的居民。石窟位于桃花山半山腰,山麓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景园建筑。
桃花山石窟位置示意图
桃花山石窟立面示意图
桃花山石窟全貌
桃花山石窟之鲁班阁内壁
桃花山石窟之文昌阁
文昌阁侧面
桃花山石窟之药王洞
药王洞内景
无量洞图1
无量洞图2
轩辕洞图1
轩辕洞图2
法王洞
桃花山石窟之鲁班阁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