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峡岩画
彭家峡岩画位于景泰县正路乡拉牌村东,约1公里处,具体位置为彭家峡沙河的北侧,即白茨圈湾的下拐子。岩画凿刻在山坡底几块较大的、面向朝南且表面比较平整的石面上。最大的一幅东西长75厘米,高60厘米,上以密集点啄的手法凿刻出形态各异的大角羊7只(大小有别)。在70厘米×50厘米的一块石面上,凿刻出一个蜗牛状的,漩涡纹与麻花状及不可辨纹饰相组合的一副比较怪异的图记。三羊一人图、交媾图等均以密集点啄之手法表现出一种阴刻效果。造型古朴稚拙、形态神似,具有较高的研究和观赏价值,为探索西北古代游牧民族生活习俗、生产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自然环境:彭家峡岩画位于正路乡黄崖拉牌村东3公里处的彭家峡,地势西高东低,即从西南向东北缓向倾斜,周围地貌沟壑纵横。当地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多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为景泰县南面干旱山区之一,植被稀少、资源匮乏。西侧谷地中有当地村民开挖的泉水,但流量不大。
人文环境:岩画临近有黄崖、拉牌等村,当地村民主要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养殖业。耕地面积虽大,但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的撞田,即砂地、漫水地及山坡地。种植品类多为小麦、荞麦、青稞、莜麦及豆类作物,农作物一年一茬,不能复种。大旱之年甚至连人畜饮水都困难。岩画前有条便道可通至拉牌村,交通比较不便。
彭家峡岩画地理位置图
彭家峡岩画平面示意图
彭家峡岩画图1
彭家峡岩画图2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